“五育”并舉追求全面發展
----在2019級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校長 鄭建中
(2019年9月22日)
2019級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們在五龍校區體育場隆重舉行2019級新生開學典禮,這是個值得記憶的日子,因為它是我校2019級101名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和2459名本科生一個新的起點。在此,我代表學校黨政領導和全體教職員工感謝你們信任和選擇了長醫、歡迎你們來到長醫、祝賀你們成為長醫大家庭中新的一員!借此機會,我也要向辛苦養育你們成長的父母、辛勤培育你們成才的老師致以崇高的敬意!
與往年相比,今年新生開學典禮的一個變化是我們把會場設在了五龍校區,這也是我校在五龍校區體育場舉行的第一次開學典禮。今天,讓我們共同見證這一時刻,因為它標志著長治醫學院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學校翻開了新的歷史篇章。大家現在所在的五龍校區,只是我校規劃建設中的新校區的一部分,整個新校區占地面積1281畝,它東靠風光秀麗的五龍山,北鄰建設中的長治高鐵南站,南接上黨主城區,地勢開闊,交通便利,環境清幽,是辦學求學的理想之地。相信在你們幾年以后畢業離校時,一座布局合理、設施先進、功能完善、環境優美、人文特色鮮明的長醫新校園,就會矗立于我們的眼前,成為我們全體長醫人的自豪和驕傲。
“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每一個師者最大的幸福。但毋庸諱言,長治醫學院無論外在的名氣,還是目前的學習生活條件與國內外高校無法相比,與省內的一些院校也存在很大差距,但是學校所在地長治歷史底蘊深厚,我們的長醫更是一片精神文化的沃土。古城上黨,山川秀麗、人文薈萃、氣候宜人,她不僅是聞名全國的魅力之城,還是著名的神話故里。大家耳熟能詳的女媧補天、后羿射日、精衛填海這些神話傳說都發祥于此。長治還是一座令人敬仰的紅色之都、英雄之城,她是人民子弟兵的搖籃、八路軍的故鄉,是支撐和引領中華民族抗戰的太行精神的發源地。長治醫學院就誕生和根植在這片古老神奇、英雄壯美的土地之上。
學校創建于1946年,其前身是“晉冀魯豫軍區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總院”開辦的護士學校。同學們,當你們在開學報到時,走進老校區的大門,一定會看見1946廣場上矗立的那座高大偉岸的銅像,他就是我們長醫的創始人、老校長——何穆先生!“厚德、精業、濟世、報國”這八個字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也是每一個長醫人必須秉承的校訓,它和“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太行精神、“精益求精、全心全意”的白求恩精神一起構筑起長醫精神的三大支柱。在我們校園里和附屬和平醫院院史館,有諸多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寶貴題詞,其中正國級兩人、副國級十幾位,這充分體現了老一輩革命家對長醫的親切關懷和殷切希望。黨和國家領導人對一所學校有如此多的題詞,在全國高校中是極少見的,這是我們長治醫學院紅色殿堂的光輝印記。
9月25日是我校校慶日,再過三天,就要迎來長治醫學院建校七十三周年。73年艱苦創業、勵精圖治,長治醫學院已由當初只有十幾間茅草屋、幾十個學員的護士學校,發展成為一座輻射全國的高等醫學院校。學?,F有在校生1萬余人,設置有20個本科專業,涉及7大學科門類,形成了以醫學和醫學相關專業為主體,多學科相互滲透、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構建了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繼續醫學教育為一體的人才培養體系。學校目前擁有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省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1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5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7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山西省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擁有2所“三級甲等”直屬附屬醫院、9所非直屬附屬醫院和100多個遍布全國的實踐教學基地。學校是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和國家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項目試點高校,是中央財政支持中西部地方高?;A能力提升項目入選高校。自2011年開始,學校8次組隊參加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臨床技能競賽,連續八年獲得華北賽區一等獎、2次獲全國總決賽二等獎、6次獲全國總決賽三等獎,在全國同類醫學院校中首屈一指。學校以其優良的辦學傳統、嚴謹的教風學風、穩定的人才培養質量名滿三晉、享譽杏林。
七十三年弦歌不輟、初心不改。這所由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親手創建、太行革命老區人民深情養育的學校,與生俱來帶著紅色的基因和血脈,她自誕生之日起,就始終把報效祖國、服務人民作為自己的終極使命和責任擔當。在已培養的5萬余名畢業生中,有的成為學術領軍人才蜚聲中外,有的成為優秀技術骨干奮戰在臨床工作第一線,有的成為教學名師,有的走上領導崗位,有的投身到基層醫療衛生事業中……他們用自己的一生踐行著厚德精業、濟世報國的神圣誓言。
同學們,到長醫讀書或許不是你們的首選。但我要告訴大家的是,人生不是靠學歷拼湊的,更不是靠金錢顯擺的,人生是靠精神鑄就的。大學之大,不僅僅是大樓、大師,更在于它對人精神的養成和塑造。我還要告訴同學們,一個人最終能否成功,與進什么大學讀書固然有關,但更關鍵在于自身的努力。追求夢想的路不是博爾特瘋狂的100米,也不是劉翔110米的跨欄秀,而是一場超級馬拉松,起跑與前半程的表現遠不如想象的重要,只有堅韌不拔、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以漂亮的姿態撞線,才能贏得最后的勝利。我堅信,只要同學們用心感悟、自覺踐行學校的三大精神,執著堅定、百折不回地去追求自己的人生夢想,就一定能創造出屬于自己的精彩未來。
去年9月10日教師節,在全國教育工作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既是對教育戰線的要求更是同學們努力成才的方向。在此,我想結合“德、智、體、美、勞”五育對同學們提五點希望。
一是希望同學們在德育中打牢人生的基石。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長醫校訓的第一條“厚德”,就要求大家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尚醫德”?!懊鞔蟮隆?,就是要忠于祖國、忠于人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四個自信”,努力把自己鍛造成為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守公德”,就是要遵守社會公德,尊敬師長,孝順父母,知恩圖報,誠實守信,做合格的公民、社會的表率?!皣浪降隆?,就是要嚴格約束自己的操守和行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公交車上讓個座位,過馬路時走天橋和斑馬線,餐廳里自覺排隊、不浪費食物,別人危難時伸出援助之手而不是袖手旁觀,與同學交往時多一些平和禮貌、少一點偏激傲慢,每周不忘記給自己的父母打個電話、發個短信,這些或許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彰顯的卻是一個研究生和大學生應有的道德水準和精神追求。“尚醫德”,就是作為醫學生一定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關愛生命的仁愛之心。正如“中國外科之父”裘法祖院士所言:“百業德為先,才不近仙者不可以為醫,德不近佛者不可以為醫”。只有始終保持對生命最虔誠的敬畏,對人性底線和醫德最忠實的堅守,你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醫者。“小成靠勤,中成靠智,大成在德”,希望同學們以積土成山、積善成德的精神,從小處著手、大處著眼,修身立德,慎獨慎微,為成就卓越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是希望同學們在智育中掌握過硬的本領。在高中階段緊張艱苦的學習生活中,你們的老師和家長可能會這樣安慰你們:“堅持一下,到了大學就好了”。大學果真輕松嗎?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大學決不是一個自在享受的安樂窩,而是一個激烈比拼、優勝劣汰的競技場。同學們千萬不要贏得了高考,卻輸在了大學,在一生中最該奮斗、最該拼搏的大學期間選擇了懈怠。去年六月在教育部召開的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陳寶生部長提出,要圍繞學生刻苦讀書來辦教育,對大學生要合理“增負”,改變輕輕松松就能畢業的狀況。人可以白手起家,但不可以手無寸鐵。在大學期間勤學苦練掌握幾門過硬的本領,才會讓你們在面對未來的選擇時多一份自信和從容。這個世界很公平,你人生的每一步都是在為自己的未來鋪路。你現在越努力,將來就會越幸運。今天必須提醒大家的是,醫學是發展最快、最富于創新的學科。哈佛大學醫學院這樣教育自己的學生:“你現在學習的知識在畢業后將有一半是錯誤的,更可悲的是,你根本不知道是哪一半錯誤”。所以,作為醫學生必須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養成時刻關注學科前沿發展的習慣。我國著名的醫學家鐘南山院士說:“選擇醫學可能是偶然的,但一旦選擇了,就必須用一生的忠誠和熱情去對待它”。希望大家從現在開始,認真上好每一堂課,做好每一次實驗,孜孜不倦地學習,心無旁騖地探索,為將來攻克醫學難關、造福百姓健康福祉做好充足的儲備。
三是希望同學們在體育運動中完善健全的人格。早在100年前,我國著名教育家、北京大學原校長蔡元培先生就提出了“健全人格,首在體育”的教育思想,他認為“健全的精神,宿于健全的身體”。1917年毛澤東主席在湖南第一師范上學時,在《新青年》上發表了《論體育之精神》,文中指出“欲文明其精神,必先野蠻其體魄。”毛主席非常重視體育運動,他老人家既是倡導者,更是實踐者。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體育承載著國家強盛、民族振興的夢想。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庇纱丝梢?/span>,體育在塑造人的精神與人格方面具有重大意義和重要作用。很難想象,一個枯坐一室,總是沉迷于電子游戲的人,會有一個強健的身體,會對世界、生活和一切美好事物保持應有的激情和濃厚的興趣。希望同學們在未來的日子里,多到運動場上奔跑跳躍、揮灑汗水,張揚個性、釋放活力,在體育運動中強化尊重規則、遵守法度的意識,培養公平競爭、永不放棄的精神,增強注重積累、強調過程的觀念,端正渴望成功、不懼失敗的心態,讓自己的人格日趨健全、臻于至善。
四是希望同學們在美育中涵養美好的心靈。兩千多年
前,孔子就提出“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強調審美教育對于人格培養的作用。蔡元培先生曾大聲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礎的人生觀教育”。喬布斯也曾直言,蘋果與其他計算機公司最大的區別,在于追求科技的同時,始終保持對于藝術和美的追求。醫學與藝術可以說是一對孿生姐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認為“醫學是最具特色的藝術”。只有以心靈之美、語言之美、行為之美,才能成就完美的醫療衛生服務,才能讓患者在得到身體康復的同時,獲得美的、藝術般的醫療感受,這才是一個醫者永恒的追求。長醫有開展藝術教育的傳統,在全國和山西省大學生藝術展演中我們屢獲殊榮,多次被教育部授予藝術教育先進單位,學校也組建了眾多的藝術社團,這是我校開展美育教育的優勢和基礎。“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毕M瑢W們積極參加各類藝術活動,提高自己的審美情趣和對美的感知能力,讓自己擁有發掘美好的眼睛與心靈,擁有更富情趣的人生和更高的精神境界,這不僅是個人之福,也是國家之幸。
五是希望同學們在勞育中感悟生命的價值。勞動是人類社會存在與發展的基礎和根本動力,它不僅創造了人和人類社會,也是一切歡樂和美好事物的源泉。前蘇聯杰出的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勞動永遠是人類生活的基礎,是創造人類文化和幸福的基礎?!比欢?,現在社會上存在一些輕視勞動、不會勞動、不珍惜勞動成果的現象。讓一些青年學生深受其害的非法校園貸、傳銷、詐騙等,究其上當的根源,無非是好逸惡勞,想一夜暴富、不勞而獲。馬克思說:“體力勞動是防止一切社會病毒的偉大的消毒劑?!笨梢?,勞動對于提升人的整體素質,具有綜合的育人功能和獨特的育人價值。為推進勞動育人的實施,我校開設了勞動實踐必修課,劃分了衛生責任區,設置了400多個校內勤工助學崗位。前幾天,在學工部舉辦的勤工儉學學生中秋聯誼會上,一位同學動情地說:“感謝學校給了我一個校內保潔的勤工儉學崗位,我用第一月的薪酬為爸爸媽媽發了一個紅包,告訴他們這是女兒靠雙手掙取的第一份勞動所得,爸爸媽媽是那么的開心和欣慰,我的幸福感也瞬間‘爆棚’!”希望同學們向這位學姐學習,積極參與勞動實踐,感悟生命的價值在于勞動創造,端正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養成忠于職守、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理念,靠辛勤的汗水和勤勞的雙手開創自己幸福的人生。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再過九天,我們就要迎來共和國七十周年華誕,你們未來的成長軌跡將與國家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相向而行,你們注定要背負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注定要成為國家民族的中堅力量。希望同學們主動將未來的自己與未來的祖國聯系在一起,“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實現個人全面發展,德才兼備開啟卓越人生,不負偉大時代、不負青春之我。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