賡續五四精神 書寫青春答卷
----黨委書記李華榮為聯系班級講五四運動專題黨課
今年是五四運動100周年。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紀念五四運動、發揚五四精神,必須加強對五四運動和五四精神的研究,引導廣大青年在五四精神激勵下,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4月23日晚,校黨委書記李華榮在北區57教以《五四運動的時代意義》為題,為第一臨床學院1813班同學講了專題黨課,引導青年學生進一步深刻理解和把握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校黨委副書記張芳萍、各院系分團委書記隨堂聽講。
李華榮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中國和世界三個維度,緊緊圍繞“大歷史視野中的五四運動”、“五四精神的時代價值”和“五四運動以來青年運動的規律”這三大主題,用流暢生動的語言、清晰縝密的邏輯,對史實進行分析和梳理,重溫了100年前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堅定了青年學生永遠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
李華榮強調,五四運動是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對當代中國發展進步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作為近代以來謀求民族復興這條歷史主線的重要推動力量,五四運動促使全國知識青年和學生青年在民族解放、國家富強的旗幟下與工農群眾結合在一起。五四運動倡導的愛國、進步、民主、科學思想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一脈相承,與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高度統一。要加強對五四運動以來中國青年運動的研究,深刻把握當代中國青年運動的發展規律,深刻闡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青年運動的關系,加強對廣大青年的政治引領。青年興則國興,青年強則國強,每一位長醫學子都應當積極踐行“厚德、精業、濟世、報國”的長醫校訓,爭做“愛國、勵志、求真、力行”的新時代大學生,自覺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聽黨話、跟黨走,堅定理想信念,堅守人民立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這是五四精神最大的時代價值,也是我們對五四運動100周年最好的紀念。
1921年,李大釗在五四運動兩周年時撰文說:“我更盼望從今以后,每年在這一天舉行紀念的時候,都加上些新意義。”如今,我們又站在新的歷史節點上,面對實現百年夙愿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唯有堅定信念傳承五四精神,不忘初心書寫青春答卷,才是每一位中華兒女最“給力”的青春,才能展現炎黃子孫最熱血的擔當!
(學工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