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委書記李華榮深入思政部調研黨史學習教育
3月31日上午,黨委書記李華榮深入思政部,就黨史學習教育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調研指導,學校第二督導組全體成員、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思政部黨政領導、總支委員、黨支部書記參加座談。
李華榮聽取了思政部黨總支書記蓋慶芳關于高標準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高質量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的情況匯報,思政部主任王必勝關于黨史學習教育集體備課、宣講、授課、下步工作計劃的匯報后指出,思政部在黨史學習教育中要對自己準確定位,發揮好“主力軍、主陣地”作用,圍繞主責主業做好青年群體和基層黨組織的學習教育輔導工作;講好“主旋律”、當好“宣講隊”,情理交融、史論結合講出黨史背后的規律和故事,努力探索形成百年黨史大思政建設的有益經驗,為學校進一步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做好大思政工作服務。
李華榮結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就思政部進一步在黨史學習教育工作中“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培根鑄魂”提出了具體要求。一是要深入思考、學史明理。要充分發揮思政教師的特長和優勢,走到歷史深處、看到歷史細節、形成對歷史的系統認知,上升到理論高度講好黨的歷史;講授要講究內容和方法的匹配,根據不同的講授對象采取不同的形式,既講授我黨的百年歷史,也要講授我們身邊世界所發生的百年變化,用大歷史觀寬廣視野,增強黨史學習教育的實效性、提升思政課針對性。二是要深入淺出、學史增信。要通過青年學生聽得懂的話語,將黨史內容講清楚、講明白,融入到思政課堂、落實到情感認同,引導大學生知史愛黨、知史愛國,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實踐是歷史發展的客觀產物,符合中國實際、歷史要求和人民需要,堅定“四個自信”,做到聽黨話、跟黨走。三是要提高站位、培根鑄魂。沒有青年就沒有未來。要站在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上思考鞏固執政基礎的百年大計,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政治責任,創新形式、把握重點,把黨史學習教育融入到青年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用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激勵青年大學生勇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宣傳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