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中非“生命線”--附屬和濟醫院醫療專家
遠程會診非洲患者
遠程會診能有多遠?從中國山西長治到喀麥隆,遠程會診平臺跨越9000多公里,連接了亞非大陸。這條連接亞非大陸的空中連線,開創了遠程會診新篇章,實現了醫院援非醫療工作的新跨越。
北京時間6月9日下午4:00,由附屬和濟醫院院長郝少峰、副院長牛曉紅帶領醫務科科長張冀軍,神經內科主任張建斌、任旭,康復醫學科主任趙常寶等多位專家組成的多學科會診團隊在醫院遠程會診中心已經做好了會診準備。與此同時,喀麥隆時間上午9:00,遠在9000多公里以外的喀麥隆婦兒醫院多位醫療專家、中國(山西)第21批援喀麥隆醫療隊隊員也已就位。隨后,從亞洲到非洲,從中國到喀麥隆,專家們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通過視頻連線,面對面溝通,共同為一例患者進行聯合診治。此次會診由中國(山西)援喀麥隆醫療隊總隊長田源主持。
中國(山西)援喀醫療隊分隊長楊春通過PPT向國內專家介紹了此次會診的目的、患者基本情況、初步診斷、治療訴求及預期目標。此次會診的患者為喀方婦兒醫院護士Justine52歲的弟弟,長期從事計算機工作,她弟弟因7歲時患上小兒麻痹癥,長期蝸居家里,無法直立行走,只能爬行,四肢肌肉已萎縮。而且,左側胳膊也逐漸喪失了抬舉能力,雙手不停顫抖,生活自理能力目前呈嚴重衰退狀態。家屬請求專家遠程會診進一步了解病情,尋求進一步治療。會診專家通過會診平臺觀看了患者的影像資料,并和援非醫療團隊交流了患者的主訴、現病史、治療史等,經過近100分鐘的遠程會診,專家們提出了會診結論和治療意見,并回答了患者家屬提出的疑問。
會后,喀麥隆婦兒醫院ROBINSON MBU院長和附屬和濟醫院郝少峰院長就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先進技術、醫藥設備、科研創新等方面進行了交流探討。
附屬和濟醫院院長郝少峰表示,遠程會診的優勢就是將優質的醫療資源輻射到任何通有網絡的地方。醫院依托遠程會診中心,將從醫教研各個方面對非洲喀方醫院進行援助。遠程會診不僅僅解決了單個病人的問題,而是通過診斷、治療方案、康復等各個階段的指導來讓疾病涉及的相關科室醫生的醫療技術得到提高。“對一個病人的遠程會診,可以帶動一個面的改變。同時,通過該平臺,也傳遞了中非兩國之間的友誼。”
田源隊長在總結講話時表示,在這個互聯互通、技術交流的重要平臺上,雙方醫療專家可以實現線上會診,通過這個交流平臺為患者解決病痛帶來“生”的希望,同時也解除了家屬的后顧之憂,使非洲喀麥隆人民不出國門就能享受到中國優質的醫療技術服務,實實在在為非洲喀麥隆人民辦實事、出實招、解難題,助力中非合作“健康衛生行動”,共同打造“中非衛生健康命運共同體”,為增進中非友誼作出積極貢獻。
(附屬和濟醫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