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勝校長在2021級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與更好的自己攜手出發
——在2021級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校長 王金勝
(2021年10月13日)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老師們、2021級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秋日云景好,處處勝春朝。今天是個非常重要的日子,對于2021級202名碩士研究生和2431名本科新同學來說,意味著全新的起點、全新的征程,對于我和老師們來說,意味著全新的期待、全新的責任。我和大家一樣,心潮澎湃,滿懷喜悅。歡迎大家來到長醫,祝賀大家成為長醫人!
同學們,2021年是充滿榮光、寫滿夢想的一年。中國共產黨歷經風雨洗禮,迎來了建黨100周年華誕,開啟了砥礪初心向復興的百年新征程。在如此重要的歷史節點,你們告別中學生涯、步入大學殿堂,注定了要將學子的榮耀和偉大祖國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注定了要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勇敢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注定了要在新時代書寫屬于你們的精彩篇章。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寄語青年“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作為長醫人,我希望2021級的同學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通過在長醫的學習成長,肩負起歷史使命,堅定前進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一所大學的幸運,也是每一位師者的幸運。作為你們的校長和學長,我很高興看到你們一張張充滿朝氣的面孔,也很榮幸感受到你們身上充滿活力的青春氣息。同學們,走進長醫,是你們人生中極其重要的決定,也終將是你們青春歲月里最無悔的選擇!長治醫學院是一所具有光榮歷史和優良傳統的學校,她創建于1946年,是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親切關懷下,由延安中央醫院原院長何穆博士親手組建的一所高等醫學院校。建校75年來,長醫始終扎根太行山革命老區,堅持黨的教育方針,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注重汲取太行精神、白求恩精神等紅色養分,傳承紅色基因,培根鑄魂、啟智潤心,在服務群眾“生命全周期、健康全過程”中,培養了數以萬計具有仁心仁術的人民健康守護者。今天的長醫,正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繼承發揚優良傳統,牢牢把握歷史機遇,全面持續深化改革,朝著建設“特色鮮明、區域領先”的高水平應用型醫學院校的發展目標努力奮進。同學們,當你們步履匆匆走過校園,一定會看到校本部主樓前1946廣場上矗立的那座高大偉岸的銅像,他就是長醫的創始人、我們的老校長——何穆先生!“厚德、精業、濟世、報國”這八個字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也是每一個長醫人必須秉承的校訓,它和“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太行精神、“精益求精、全心全意”的白求恩精神一起,構筑起長醫精神的三大支柱。作為新的長醫人,你們將是長醫高質量發展的見證者、親歷者和參與者,你們將和這座走過75年的醫學老校一起成長進步。我相信長醫精神一定會融入你們的血脈,成為你們的人生坐標,讓屬于你們的青春在不懈奮斗中綻放出絢麗的花朵。
同學們,大學是學生時代最重要的階段,也是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我們常說,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現代人要用十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做一名學生,那么你們是否明晰了學習目的?我認為,學習的目的是遇見更好的自己,進而實現真正的人生價值。學有所長,是人安身立命的基礎,也是大學學習的重要目標。自主學習,相互學習,終身學習將貫穿你們大學和人生的始終。如何開啟大學學習生活的新篇章,作為師長有幾點希望與同學們共勉。
志存高遠、勇于擔當。志存高遠就是要有遠大理想和崇高信仰。你經過的時間就是你的人生,你立過的志向就是你的人生觀。遠大的理想燭照人生前行之路,崇高的信念鑄就堅定的意志品質。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國共產黨從嘉興南湖的一艘小小紅船啟航,闖激流、過險灘,發展成為領航中國行穩致遠的巍巍巨輪,締造了中華民族發展史、人類社會進步史上驚天動地的豐功偉業。是靠無數志存高遠勇于擔當的共產黨人前赴后繼共同完成的。今年高考招生工作開始前,學校招生辦的老師們邀李華榮書記和我為今年錄取的新生寫兩句簡短的寄語印在錄取通知書上寄給大家。李書記的寄語是:心懷國之大者,造福人民健康,以青春之奮斗,書寫無悔之人生。我給大家寫下的寄語是:以勤奮致知,以熱愛行遠,自此,不負長醫每一寸韶光。我們就是想提醒大家讀大學不應該是單純為了個人的成功,應該把個人的成功與國家、社會和人民的需要聯系起來,與社會的發展和歷史的進步結合起來,這樣的成功才更有意義。有志之士,當以天下為己任。青年人理想高遠、信念堅定,是國家和民族無堅不摧的前進動力。為國家、為民族是學習的動力,也是學習的動機。賡續前行,奮楫爭先。你們身處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希望你們立志報國、刻苦學習,將金色的青春年華、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之中。
開拓視野,厚植情懷。老話講“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你走過的地方就是你的世界,你讀過的書就是你的世界觀。開拓視野,對于大家來說,最行之有效的辦法有兩條,一是利用假期和閑暇時間走出去,勤觀察多思考多交流;二是讀經典,拓寬讀書的范圍。在廣泛的閱讀里明志、靜思、致遠。同學們,醫圣張仲景在《傷寒論》中講“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這是對醫者心懷天下的最早論述。醫學是關于生命和健康的科學,守護的是生命,維系的是健康。正所謂大醫精誠,仁心仁術。從古至今,醫生都把懸壺濟世、救死扶傷作為自己的天職,這其實就是一種悲天憫人、造福蒼生的濟世情懷,只有具有了這種情懷,才能真正擔負起“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神圣職責。努力學習是學生首要的職責,醫生是需要終身學習的職業。鐘南山院士曾說:“選擇醫學可能是偶然的,但一旦選擇了,就必須用一生的忠誠和熱情去對待它”。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回望2020年以來的這場全球蔓延的新冠疫情,許許多多的長醫人用自己的選擇和堅守在抗擊疫情的一線詮釋著長醫情懷,他們當中有父女時隔17年接力出征的王婷醫生;有把論文寫在抗擊疫情第一線的石珂護士;有被稱為“男”丁格爾的李向龍、鄭宏光、王偉科三位男護士;有在湖北前線鄭重寫下入黨申請書的向芳護士;有全家齊上陣,跟隨母親一起值守在高速路卡口的醫學檢驗系四川籍的李秋潔同學;有主動請纓參加居住地疫情監測志愿服務的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系學生黨員段星宇同學……他們都是你們的榜樣!
不怕吃苦,腳踏實地。前蘇聯元帥華西列夫斯基有一句名言:“戰無不勝的絕非銳利武器,而是一顆勇敢的心。”你做過的事就是你的價值,你吃過的苦就是你的價值觀。如果讓我給即將開啟全新大學生活的你們提一點建議,那么就是這八個字:不怕吃苦,腳踏實地。孔子說:“芝蘭生于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謂窮困而改節”,希望每一個有理想的你都能夠從今天起制定好學習計劃。只有腳踏實地,才能仰望星空;只有不怕吃苦,才能無畏風雨。如果你曾篤定治病救人、守護健康,請相信自己的選擇,不要因一時的困境而退卻;如果你曾立志博極醫源、澤被天下,請相信自己的選擇,不要因短暫的苦難而畏縮。大學是人生重要的轉折點,走好選擇的路,別選好走的路,能夠頂得住壓力吃得了苦的人,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際遇和機緣,一代人又一代人的使命和挑戰。道路偶有荊棘,征途或有泥濘,你們要做的是秉持勇敢執著的信念,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真正能夠改變命運的,不是機遇而是態度。所有的努力都是幸運的伏筆,奮斗是一種美好的狀態,因為它包含了無數的可能性。希望同學們從現在開始,認真上好每一堂課,做好每一次實驗,你們在長醫的每一次努力、每一次探索、每一次挫折,都將成為你們走向邁向成功的階梯。請記住,青春因為夢想而精彩,腳踏實地去奮斗才是實現夢想的最佳途徑!
親愛的同學們,18歲的你們就像蒲公英的種子,請讓長醫帶著你們飛得更高,飛得更遠,帶著你們到有更多光芒,更加美好的地方。用高遠的志向,悲憫的情懷,扎實的腳步去收獲精彩的夢想。人生海海,但見千舟競渡。越過山丘,自有萬木蔥蘢。大學是你們人生路上的一枚金色紀念章。跨越山海來到長醫的你們,將擁有更沉著的氣度,將迎來屬于自己的海闊天空!與更好的自己攜手出發吧,帶著你們準備好的一切!全力以赴,堅定從容,踏上屬于你們的青春征途,去書寫屬于你們的精彩和光榮!
謝謝大家!
(宣傳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