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揉我胸啊嗯|日本mature老熟妇高潮|被3p的娇妻系列|女生被摸

首頁

新聞動態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態 ? 正文

牢記醫者使命  彰顯青春力量

 

1月11日,我校接到長治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組建大學生志愿服務隊參加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的緊急任務。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青春集結號吹響后,盡管絕大多數學生已放假返鄉,但長治本地的學子和在當地實習的同學們積極響應、踴躍報名,在短短的4個小時內迅速組建了一支300人的大學生防疫志愿服務隊。

志愿服務隊成立后,第一時間奔赴長治市東街和延安南路兩個街道的14個社區、百余個小區和卡口,迅速投入到協助社區檢查外來人員和車輛、入戶排查登記外省返長人員、小區出入人員登記管理和為住戶派發出入卡、通行證等繁忙的工作中,他們不懼危險、不辭辛苦、不畏嚴寒,聽從指揮、嚴謹細致、辛勤工作,用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新時代長醫人濟世報國、服務人民的青春贊歌。

學校時刻牽掛著戰斗在社區疫情防控前線的青年學子,多次看望慰問在一線工作的學生志愿者,為他們送去學校和老師的關懷,為他們補充醫用口罩、防護手套等抗疫物資,進一步激發了志愿者的工作熱情,鼓舞了同學們的士氣,更加堅定了勠力同心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心。

 

志愿者青春誓言

第一臨床學院 臨床1713班 王思怡 惠豐社區

春節臨近,人員往來流動頻繁,外防輸入壓力進一步增大,給我市疫情防控工作帶來巨大挑戰。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我是黨員我帶頭,疫情防控當先鋒!春節來臨之際,我志愿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堅決貫徹市委的防控部署和學校的工作要求,團結一致、科學應對,敢于擔當、沖鋒在前,堅決守好“長治陣地”,以實際行動為黨旗增光添彩。


第一臨床學院 臨床1913班 王昭坤 淮海社區

社區是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關口。作為一名長治本地的醫學生,我有責任和義務為家鄉的疫情防控作出自己貢獻。這些天來,我深入社區,入戶排查、登記信息……基層防疫工作瑣碎繁雜,但樁樁件件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所以,不論有多么困難,只要工作需要,我定會沖鋒在前,以“走在前、作表率”的責任擔當,發揮好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向學校、向家鄉人民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第一臨床學院 臨床1911班 張毓杰 淮海社區

由于我的家鄉暴發疫情,假期我沒有回家留在了學校。聽到學校招募疫情防控志愿者的消息,我第一時間報了名。我們想為社會做一點貢獻,為學校出一把力,在疫情防控的實踐中鍛煉自己、提升自己。盡管參加志愿服務工作的時間還不長,但我覺得收獲很大,不僅鍛煉了我的溝通交流和組織協調能力,還深厚了與社區居民的情感、收獲了團隊戰友之間的真摯友誼。

 

精神衛生系 精醫1701班 姚思思 清華社區

在這緊急關頭,身為長醫學子,我必踐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醫學生誓言和“厚德、精業、濟世、報國”的長醫校訓,當好人民健康守護者,彰顯新時代長醫人的青春風采和責任擔當。如果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我一定響應學校的號召,服從組織安排,就地過年,為上黨人民做好服務。

 

護理學系 19zsb1班 趙詩銳 和平社區

2020年馳援武漢的大軍中,我們的老師們為我們樹立了榜樣、作出了表率,他們用英勇的行動詮釋了白衣天使的擔當、忠誠和圣潔。盡管我現在還是一名學生,但我慶幸自己有機會為我市疫情防控貢獻力量,希望我們的微薄力量能匯聚成戰勝疫情的“洪荒之力”,讓人們樂享盛世、家鄉更加繁榮!


第二臨床學院 1702班 龍翔 正東社區

今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因為這將是我第一個不在家度過的春節。當人民需要時,作為一名大學生黨員,我覺得沖在前面是責無旁貸的!與在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相比,我們能做得并不多,也沒有那么危險,但仍然可以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搞好最基層的防疫工作。我希望自己可以用實際行動承擔起青年的責任,配得起共產黨員的身份。同時也希望疫情可以快點結束,大家可以安心過個好年。


醫學影像學系 1801班 成如雅 長興社區

從新冠疫情暴發至今,已經兩個多年頭了,中國從開始的緊急應對到現在的常態化防控,防控措施已逐漸完善,這其中傾注了無數人的汗水與心血,見證了中國人的團結和力量,展示了我們民族強大的凝聚力。“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干”,在這個非常時期,我和同學們一起報名成為志愿者,走進了社區防疫一線,在繁重的工作中我得到了鍛煉和成長,也讓我深刻體會到了基層工作的艱辛和不易。


第一臨床學院 教改1702 閆新宇 城隍廟社區

由于疫情原因讓我不能回家過年,但給了我一個服務長治人民的機會。雖然天氣很冷,工作也十分辛苦,我努力堅持、熱情服務,看到社區居民和干部贊許的目光,想到自己能為疫情早日結束貢獻一份力量,我深感欣慰和快樂。

一滴水雖微不足道,但水滴匯聚終成大海。這些可愛的青年志愿者們,他們年輕有朝氣、擔當有作為,他們雖然現在還不能像老師、學長那樣奮戰在防疫一線救死扶傷,但他們已傳承了那份精神和責任,散發著熱量和光芒,成為我市疫情防控戰線上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學工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