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封閉管理期間,為積極促進我校師生持續開展科學研究工作,科學技術處聯合各院系,邀請校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積極組織、策劃舉辦了十余場線上學術講座。報告人結合多年科研工作積累,就課題申報經驗分享、學科領域前沿相關內容與師生在線交流,有效促進了不同專業、不同學科之間的學術交流,營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圍,樹立了科研育人新風尚。
中心實驗室開展了系列前沿技術學術講座,邀請唐林工程師從單細胞空間轉錄組技術在腫瘤與毒理方面的應用進行了分析和總結;史通麟博士圍繞抗擊SARS-CoV-2的最新研究進展,從分子互作等角度闡述了CoV-19的最新藥物研發;董曉玲高級工程師通過微滴式數字PCR技術介紹了目前在臨床腫瘤篩查與臨檢等中的應用,如何篩選mutation 變異等;韓鵬勇博士介紹了轉錄組分析流程、公開的數據庫,并依托中心實驗室搭建的生物信息平臺,通過實際操作演示如何生成GO與KEGG等通路。藥學系邀請的吳雄志教授、吳志生研究員、李寧教授分別作了題為“乳腺癌的中醫內分泌治療”“質量源于設計的過敏康方干預過敏性鼻炎療效發現與產品研發關鍵技術”“中藥阿魏抗缺血性腦卒中特征活性成分的發現和成藥性研究”的學術報告,對我校藥學、中藥學學科研究水平的不斷提升起到了非常好的促進作用。護理學系邀請的馮輝教授通過對自己已獲資助課題的分析和參加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評審經驗,重點闡述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申報過程中選題、研究背景、研究內容、文本撰寫等方面的思路、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項,深刻分析了如何提出科學問題。精神衛生系邀請的栗繼祖教授開展“安全心理學在工業安全中的研究與應用”專題講座,詳細介紹了他們在煤礦等工業領域的研究成果。生物醫學工程系邀請的歐伊翔博士作了題為“先進材料技術及其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的精彩學術講座,介紹了納米涂層技術及其在解決7項卡脖子技術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和應用前景。
通過和各位專家學者線上交流,即便疫情當前,我校師生仍熱情不減,積極探索最前沿的科學知識,捕捉該領域國內外最新的研究動態,拓寬學術視野,推動科研創新,提升學校整體學術氛圍。通過一場場學術講座,我校師生深受鼓舞,紛紛表示要克服困難,繼續高質量推進我??蒲泄ぷ?。
(科技處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