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下午,我校96級校友、山東大學基礎醫學院免疫學系教授梁曉紅應邀通過騰訊會議,作“淺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的準備和體會”專題線上講座。講座由黨委(學院)辦公室副主任呂秋林主持,近100名師生參加了本次講座。
梁曉紅教授簡要介紹了她的科研經歷和研究方向;結合多年的科研實踐,通過自身案例,圍繞準備工作、項目選題、申請書的撰寫等方面作了詳細講解;對申報工作中需要注意的要點、關鍵問題以及評審專家關注點等進行了重點強調。她指出,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中要做到,一要“勤”,即勤于讀、勤于思考、勤于寫、勤于準備、勤于交流;二要“韌”,即韌于修煉、韌于失敗。
聆聽講座的師生表示,梁曉紅教授的報告主題鮮明、講解透徹、針對性強,讓大家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有更深層次的認知,對于做好項目選題和申請書的撰寫有了深一步的思考。
小鏈接:
梁曉紅,博士,山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青年教師基金獲得者。2001年畢業于長治醫學院,2006年畢業于山東大學,獲博士學位,現任職于山東大學基礎醫學院免疫學系,2013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交流訪問一年。主要從事HBV感染相關疾病(脂肪肝、肝癌)的發病機制研究,探索HBV調節肝臟微環境、誘導慢性肝炎及肝癌的分子機制,摸索免疫靶點聯合治療腫瘤的新方案。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和面上項目,作為課題負責人先后獲得1項國家重點研發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青年項目及6項省部級課題,近年來在Cancer research、Oncogene、Redox Biology等雜志發表SCI論文30余篇,累計影響因子120余,累計引用300余次,獲教育部科研成果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第2位),獲國家發明專利3項,受邀國際學術會議發言2次。擔任山東省免疫學會基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免疫學會腸道微生態免疫副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微環境分會青年委員,國家自然基金委、科技部項目評審專家,Cancer Management and Research等雜志審稿人。
(辦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