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開2022年度中層領導班子及處級 干部述職評議考核大會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中層領導干部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履職盡責、擔當作為的實際行動,凝聚全方位推動學校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力量,我校于1月4日上午,在臨床技能中心學術報告廳召開了2022年度中層領導班子及處級干部述職評議考核大會。學校黨政領導、各二級單位負責人、部分黨代表和教代會代表、專家教授代表、民主黨派負責人及學生代表共10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校黨委副書記鄭金平主持。
會上,黨委組織部、黨委教師工作部、資產管理處等15個部門負責人圍繞2022年度工作完成情況,工作中的亮點、存在問題與不足,以及下一步工作計劃進行了大會述職。述職堅持問題導向,抓住主要方面和關鍵環節,聚焦解決深層次矛盾,有觀點有舉措有成效,也講出了問題,總體上做到了求真務實。
黨委書記李華榮代表學校黨委,對會議述職情況進行了總結。他指出,此次考核緊緊圍繞黨的二十大報告要求,系統性推進展開,述職工作客觀求實,各項工作用心有效,體現出長醫干部的清醒、果斷與堅決,展現出長醫人的擔當精神。2022年,學校各級干部統籌兼顧、埋頭苦干、成果豐碩,推動學校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邁出了一大步。學校成績的取得主要歸功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歸功于省委的堅強領導,歸功于數萬長醫師生員工的艱苦奮斗,更要歸功于各位干部發揮的重要作用。
李華榮從愿擔當、敢擔當、善擔當3個方面對全體干部提出要求。一是“愿擔當”是一種責任使命。如果一個干部不愿意擔當,必然不思進取、推諉扯皮、得過且過。這是工作干得好或者不好的思想根源。3年的抗疫斗爭,國家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極大地保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近期以來,學校附屬醫院全體醫護人員面對醫療救治資源壓力持續加大的形勢,輕傷不下火線,帶病堅持工作,科學統籌內部醫療資源,全力分級分類救治患者,保障醫療物資供應,日夜鏖戰,真正體現了擔當作為。困難、矛盾、挑戰,時時有、事事有、處處有,不可能總是風平浪靜,閑庭信步。面臨棘手的問題,干部要迎難而上,不推諉、不逃避,不畏縮、不躲閃,不猶豫、不觀望,發揚“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精神,攻堅克難、統籌謀劃。3年以來,學校正常開學、放假,教學秩序井然,教學質量穩步提高,這是對黨的教育事業、對學生的最大擔當。3年以來,附屬醫院、和平醫療集團超常規接診、防控、援助,醫療秩序保持穩定,這是對人民健康和區域社會最大的擔當。我們取得的成績和發展進步,得益于干部愿意擔當,得益于干部無私奉獻。二是“敢擔當”是一種格局境界。“敢擔當”不僅體現為鮮明的責任意識,更體現為一種直面困難的無畏勇氣。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黨的干部必須堅持原則、認真負責,面對大是大非敢于亮劍,面對矛盾敢于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于挺身而出,面對歪風邪氣敢于堅決斗爭。干部不能推崇“溫良謙恭讓”,甘當“老好人”。在面對矛盾與困難時,應有直面困難、迎難而上、攻堅克難的勇氣;在需要解決危機時,要有責無旁貸、挺身而出、舍我其誰的氣概,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面對重要工作時,要有“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執著。干部不得以堅持原則、嚴格程序為借口,在一些事關發展、事關改革、事關長遠、事關整體利益的重大問題上,只管今天、不顧明天,只管當下、不管長遠,推諉扯皮、犧牲效率、明哲保身、愛惜羽毛,只惦記自己的“烏紗帽”,不管明天日子過不過得好。學校各級干部要有著眼大局的視野,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敢擔當”的胸懷和勇氣。三是“善擔當”是一種鐵肩本領。干部是一種角色行為,不是本色出演,所謂角色行為是指按照法律法規,文件要求創造性地執行。學校各級領導干部不僅要有擔當的寬肩膀,還得有成事的真本領,必須做到能力過硬,不斷掌握新知識、熟悉新領域、開闊新視野。只有在實踐中經風雨、見世面,長才干、壯筋骨,才能練就擔當作為的“鐵肩膀、硬脊梁、真底氣、強本領”。在工作中要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和戰略定力,努力提升見微知著、洞悉全局的能力,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沉著冷靜應對各種風險挑戰。面對失誤和錯誤,是否敢于主動承擔責任,是對干部是否真的“愿擔當、敢擔當、善擔當”的全面檢閱,是對干部“胸懷、品行、能力、素質”的綜合考量。要鍛造能力過硬、善于擔當的鐵肩本領,就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多到分管領域的基層一線去,多到困難多、群眾意見集中、工作打不開局面的地方去,體察實情、解剖麻雀,全面掌握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鄭金平要求,全體干部要認真學習領會李華榮書記講話精神,強化政治責任、提高站位抓落實,強化責任擔當、從嚴從實抓落實,強化問題導向、聚焦質效抓落實,不斷理清工作思路、優化工作方法,不斷樹立全局意識和迎難而上的擔當精神,切實推動學校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
會上,參會人員對2022年度處級干部進行了民主評議和測評。
(組織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