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建中校長為“青馬工程”學員授課
10月31日晚,我校“青年馬克思主義培養工程”培訓專題講座在校本部第四階梯教室舉行,校黨委副書記、校長鄭建中教授以“五育并舉追求全面發展”為題作了專題講座。“青馬工程”全體學員、校團委全體人員、各系部團委書記共計150余人到場聆聽。
授課中,鄭建中結合“德、智、體、美、勞”五育對同學們提出希望。一是在“德育”中打牢人生的基石。希望同學們“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尚醫德”,以積土成山、積善成德的精神,從小處著手、大處著眼,修身立德,慎獨慎微,為成就卓越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二是在“智育”中掌握過硬的本領。希望大家從現在開始,認真上好每一堂課,做好每一次實驗,孜孜不倦地學習,心無旁騖地探索,為將來攻克醫學難關、造福百姓健康福祉做好充足的儲備。三是在“體育”運動中完善健全的人格。希望同學們多到運動場上奔跑跳躍、揮灑汗水,張揚個性、釋放活力,在體育運動中強化尊重規則、遵守法度的意識,培養公平競爭、永不放棄的精神,增強注重積累、強調過程的觀念,端正渴望成功、不懼失敗的心態,讓自己的人格日趨健全、臻于至善。四是在“美育”中涵養美好的心靈。希望同學們積極參加各類藝術活動,提高自己的審美情趣和對美的感知能力,讓自己擁有發掘美好的眼睛與心靈,擁有更富情趣的人生和更高的精神境界。五是在“勞育”中感悟生命的價值。希望同學們積極參與勞動實踐,感悟生命的價值在于勞動創造,端正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養成忠于職守、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理念,靠辛勤的汗水和勤勞的雙手開創自己幸福的人生。
鄭校長對醫學的科學性、人文性、藝術性及社會性等四個特點作了闡述。他講到,醫學是以真為基礎、以善為目的、以美為表征、以權為要求的一門學科。醫學的性質不僅是自然科學,更是社會醫學。醫學生必須具備科學精神、人文精神、敬業精神、法治精神。建議同學們要在大學期間努力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彌補自己缺乏人文科學的短板。他強調,選擇醫學就是選擇了終生學習,要摒棄功利性的“死讀書”,將學習變成一種習慣。
整堂課由淺入深,內涵豐富。鄭校長用其淵博的學識和深厚的教學功底為“青馬”學員上了一堂生動的職業生涯規劃課。課后,青馬學員就聽講體會進行交流與分享,紛紛表示要傳承紅色基因,勇擔社會責任,努力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將自己鍛造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校團委供稿)